时间:2009-7-28 9:23:34 来源: 搜狐博客 http://bj.ecar168.cn/content/200907/2009072809201851511.htm
所谓豪华汽车,在给足驾乘者面子的同时,也要尽其所能地保护到驾乘者的安全,即便是入门级别的豪华车,在安全方面也不能掉一点链子。奔驰新C、宝马3系(参数)、奥迪A4(参数)L作为德系豪车的入门车型,一直被放在一起比较,今天,咱们就比较一下他们的安全性能,看看哪家对于车主的保护更加有力和贴心。 基本安全配置 基本的安全配置包括安全气囊、安全带设施、安全头枕、倒车雷达、一些电子控制系统如ABS防抱死系统、ESP电控稳定系统、TCS牵引力控制系统等。这些基本配置在这种档次的车上一般都很齐全,从下面这张表格中就可以看出来。 这些项目是可以从汽车配置表上看得到的,而看不到的东西是车身板材的材质。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,为了保证高强度的车身结构,已经不用再使用厚厚的钢板,轻质铝合金、更加坚固的薄型钢板等等就已经够用。虽然没有特别说明,但德系3强在车身材料上都有很高的技术水平,这点从这3位都很容易就获得了欧洲碰撞试验的5星成绩就足以说明。其实,这几家在厂内的安全测试标准要高出欧洲标准很多,是经过多次的安全测试之后才量产出厂的。 特有安全技术 从基本的安全配置上,无从比较出三者的优劣,都差不多。更细致的比较,还得看这三家独有的安全技术。实际上,这才是他们各自实力的体现,毕竟,那些基本的安全配置甚至都不能把他们与普通的中高级车区分开来。 先看看奔驰新C级 奔驰最著名的安全技术当然是其PRE-SAFE预防性安全系统,这套系统最早应用于奔驰S级超豪华商务车系列上,现在已经是C级车的标配。 PRE-SAFE与现代行车安全系统(例如ESP和制动辅助系统)相连接,在其传感器的帮助下可以及早识别具有潜在危险的行驶操作。如严重的过度转向或转向不足即将导致碰撞危险,或者在驾驶员处于危险情况中必须紧急制动时,PRE-SAFE将激活一系列预防措施,为车辆和乘客对即将来临的碰撞做好准备。如果事故最终得以避免,轿车可以立即恢复行驶状态:因为所有的PRE-SAFE措施都具有可逆性,可以恢复至各自的初始位置。以便在必要时PRE-SAFE系统可以再次启用。
在新C级中,NECK-PRO(碰撞响应式头枕)是其安全系统的另一个特性。在发生尾部碰撞时,NECK-PRO能够有效地降低因颈椎过度屈伸导致损伤的风险。在传感系统探测到尾部碰撞已达到预设的碰撞强度时,NECK-PRO将松开头枕内的预紧弹簧,预紧弹簧便即刻将头枕前移大约40毫米并上移30毫米。这样,前排乘客的头部就提早得到了支撑保护。 新C级的另一个特色是闪烁式刹车尾灯,可以有效提醒后车注意,防止追尾的发生。 其实这些技术都是奔驰新C级整体安全理念(PRO-SAFE)的各个组成部分。PRO-SAFE把汽车的安全措施分为4个阶段:行车安全(PERFORM-SAFE)、第二代预防性安全(2ndGenerationPRE-SAFE)、被动安全(PASSIVE-SAFE)及事故发生后(POST-SAFE)。
特别设计的碰撞连接点能够防止车门被翼子板卡死。乘客在发生事故之后也可以开启车门,由于梅赛德斯-奔驰采用了在变形后仍能保持完好无损的Bowden拉索,乘客可以方便地从内部开启门锁。 为了防止短路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火灾,新C级在蓄电池和起动发电机之间的电缆连接中装配了特殊保险丝。在发生严重事故之后,特殊保险丝将切断电源,同时不影响其它车载网络。 再聊聊奥迪A4特有的安全技术 不同于奔驰C级(参数)上的安全系统都是标配,奥迪的一些特有的安全技术只有在奥迪A4L的高配车型上才有选配,比较有特点的是奥迪道路辅助系统,奥迪侧向辅助系统和ACC自适应巡航控制。 奥迪道路辅助系统是一种在超过65公里/小时的速度下运行的道路监视系统,该系统可以在驾驶者偏离车道时予以提醒。挡风玻璃上的微型摄像机可以观察前方道路,车载处理器则可以识别道路分道线。如果汽车在驾驶者没有发出转弯信号时驶出道路分道线,奥迪道路辅助系统就会通过方向盘的震动对其发出警告。震动强度以及警告开始的时间点可以有三种程度可供选择。 奥迪侧向辅助系统在车辆时速超过60公里/小时变道时自动启动,并且能探测到侧后方驶来的最远50米处的车辆,有效帮助驾驶者避免由于侧后方“盲区”可能导致的碰撞危险。侧向辅助系统是通过雷达检测从斜后方接近的车辆,预防车道变更时与后方车辆发生追尾事故。
最后说说宝马 宝马比较有特点的一项安全技术是主动转向系统(Active Steering),能适时调节方向盘和前车轮的转向传动比率。在低速状态下,增加转向传动率,使转向更加直接,从而提高对车辆的操控性。在高速行驶时,转向传动比持续减弱,从而使车辆的操控性得到进一步优化。这项技术提高了驾驶操控的稳定性,但需要适应才能发挥作用,而且,这种技术在激烈驾驶时发挥的作用更大,低速时意义不是很大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技术在国产宝马3系上只是选配,不是所有的宝马3系车主都能够享受的到。 比较实用的一项技术是宝马的防爆轮胎。宝马3系标配的防爆轮胎可以在胎压丧失后继续行驶150公里,这不仅提供了安全性保证,也意味着可以省略备胎,减轻了车身的重量。 另外一项技术是智能大灯系统,这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意义:大灯高度的调节——速度相对平稳时,前大灯被自动降低,在不给对面车辆造成炫目的情况下保证照亮前方。而当速度较快时,大灯则自动升高,以获得更加广阔清晰的视野,避免危险的发生。
最后的总结: 奔驰新C级在这场安全技术的比较中明显占据上风,不仅仅是因为奔驰C系全系标配了PRO-SAFE整体安全技术系统,更因为这套系统的技术含量及实用价值非常之高。奥迪的几项安全技术也有很高的技术含量,但相比奔驰PRO-SAFE安全理念的全面性及实用性,还是有相当的差距,况且,这些安全技术还不是标配。宝马的主动转向系统与其说是安全技术,不如说是为了提高宝马本已非常优异的操控性,何况也只是选配。防爆轮胎和智能大灯技术比较实用,但分量太轻了些,无法与奔驰的整体安全技术抗衡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而奥迪A6上身、小腿部保护出色,唯一不足的是大腿部分的安全存在问题。
在侧面碰撞中,奥迪A6的表现比正面碰撞时更加安全,对驾驶员的上身侧面从头部到臀部保护都为最好,是三款车中对驾驶员侧面保护最出色的,而宝马5的侧面保护中胸部、腰部则刚刚达标。 三款车的欧洲NCAP碰撞测试成绩 由三款车的欧洲NCAP安全碰撞测试成绩可以看出,奔驰E表现最佳,奥迪A6也不相上下,只在行人保护方面与奔驰在乘员保护稍有差距,奔驰E和奥迪A6在乘员保护及驾驶员正、侧面碰撞及行人保护等方面的总体成绩可圈可点,最终二者以33分的综合评分取得了安全碰撞测试“五星”的成绩。 而以驾驶操控著称的宝马5在三车中表现不如人意,在乘员保护及车辆的正、侧面碰撞以及行人保护方面都不及奔驰、奥迪,尤其是正面碰撞中对驾驶员胸部、大腿受到伤害的原因,使得宝马5 综合评分只取得了29分的“四星”成绩。
通过以上三款车的安全碰撞测试可以看出,奔驰E和奥迪A6在安全保护方面做得比较到位,而宝马5的安全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,希望在驾驶上得到超级享受的同时在安全性上也能做到最好。 |